§新闻详情

在线老师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00-16:00


2016全国大学生条码自动识别知识竞赛

   

一、            活动背景

自动识别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技术。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我国自动识别产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取得越来越广泛的市场应用。条码、射频和生物识别技术都有较大突破,各项技术在市场应用上的拓展力度也不断加大,新产品与服务种类层出不穷,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条码推进工程”实施以来,在战略研究、人才教育、系统开发等多方面推进条码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政府、医疗、商业服务、金融、制造业等领域的条码应用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为检验“推进工程”条码人才培养专项工作成果,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自2007年开始举办“全国大学生条码自动识别知识竞赛”,已成功举办了9届竞赛。竞赛得到了全国开设相关课程高校的热烈响应,9赛参赛高校累计达1555所校次,参赛学生累计65660人,有效地加速了条码自动识别知识的普及,促进了高校条码自动识别技术专业的建设。。

二、            活动目的

为了培养高校学生科技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高校学生全面系统了解条码自动识别知识,加速高等院校自动识别技术应用及研究人才的培养进程。

三、            活动的特点

面向全国高等院校组织“条码自动识别知识竞赛”,有助于高校学生系统了解条码自动识别知识,有利于推动高等院校《条码技术与应用》课程体系的建设。大赛将努力使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相结合,在企业与高校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为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普及推广应用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

四、            竞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协办单位: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高等院校工作委员会

支持单位: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全国47个分支机构

承办单位:21世纪中国电子商务网校

北京网路畅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五、            组织运行模式

各主办协办支持单位给予政策、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支持。由主办单位、协办单位和承办单位联合成立竞赛组委会,共同完成竞赛的组织工作。竞赛组委会秘书处设在21网校,负责处理竞赛的日常事务。具体分工如下:

主办单位:负责相关政策的协调

负责提供竞赛部分组织经费、资料、奖品

负责组织自己的系统成员单位和分支机构为竞赛提供支持

协办单位:负责组织自己的会员单位支持竞赛

支持单位:负责为竞赛系列主题活动提供技术、场地、人员、设备支持

承办单位:负责竞赛组委会的组建和协调

负责竞赛方案及系列主题活动的策划

负责参赛高校的宣传、组织

负责竞赛官方网站的开发、运行、维护

负责团体赛决赛、颁奖典礼组织

六、            竞赛对象

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高校、高职高专院校、继续教育学院(全日制)在校专科生、本科生(不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七、            活动简介

1、名称:2016全国大学生条码自动识别知识竞赛

2、时间:201631-----201666

3、主题:学习、实践、就业

4、赛程:分为个人赛与团体赛二个单元。每个竞赛单元都包含选拔赛、决赛二个环节。

   竞赛同期举办“条码知识普及与条码技术的创新应用”科普巡讲活动

5、形式:

个人赛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参赛,也可个人报名参赛。组织参赛人数较多的学校可获得相应的荣誉称号。

团体赛以学校的名义组队参加,每个团队限2-4人,每位选手限报1个团队。参加团体赛的选手必须参加个人决赛,但个人决赛成绩不计入团体赛。

6、内容:

1)  个人赛分为选拔赛和决赛二个环节,均为在线答题

个人选拔赛环节竞赛内容参照《中国条码技术资格证书》和《中国条码技术资格(高级)证书》培训大纲设置,具体内容分别为《条码技术与应用》高职高专分册和本科分册基础知识在线答题。选手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竞赛内容,本科学生可任意选择《中国条码技术资格证书》或《中国条码技术资格(高级)证书》内容,高职高专学生只能选择《中国条码技术资格证书》内容。个人选拔赛答题时间为60分钟,80道客观题,满分为100分。成绩达到60分即为通过,有资格进入个人决赛。

个人决赛环节竞赛内容为:条码自动识别基础知识40%;条码自动识别专业知识40%;拓展知识20%。个人决赛答题时间为60分钟,135道客观题,4道主观题,满分为200分。个人决赛不设及格线,参加个人决赛即有资格参加团体赛。

2)  团体赛分为选拔赛和决赛二个环节

团体选拔赛要求撰写一篇主题为“条码知识普及与条码技术的创新应用”的论文。 内容可以是创意方案、案例分析,也可以是行业前景展望等等。每一团队限交一篇论文,要求利用掌握的自动识别技术知识,充分发挥创意与想象,由参赛团队独立完成或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论文由组委会专家组评审打分,满分100分。其中创新性40分、科学性30分、实用性20分、规范性10

团体决赛环节竞赛内容为论文答辩和软硬件设备实操,由竞赛裁判组和专家评审团现场评判打分。

教材:

个人选拔赛指定教材:《条码技术与应用》(高职高专分册),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302-21836-4),《条码技术与应用》(本科分册),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302-21676-6)。

个人决赛参考教材:物流标准实用手册》、《物流条码实用手册》、《物品编码标识》、《产品追溯系统》。

八、            活动进程

1、准备阶段

201512-20161

主办单位、协办单位与承办单位共同组成竞赛组委会,组委会下设秘书处,由秘书处起草并通过《2016全国大学生条码自动识别知识竞赛方案》、《2016全国大学生条码自动识别知识竞赛章程》、《2016全国大学生条码自动识别知识竞赛评审实施细则》、《2016全国大学生条码自动识别知识竞赛奖励实施办法》,作为本届竞赛的指导性文件。

竞赛官方网站制作开通。根据2016年条码竞赛赛制要求开发竞赛官方网站,并完成与其他相关网站的链接。

2、宣传组织阶段

20161-20162

1)发布竞赛通知文件和竞赛海报。宣传竞赛,号召各高校学生参赛。

2)2016条码竞赛官方网站启动,发布竞赛文件和相关新闻。

3、竞赛实施阶段

201631-201666

1)竞赛官方网站开通:201631

2)个人赛选拔赛阶段:201631日至55

201635日竞赛官方网站开通,201631日开始接受报名,参赛学生自报名之日起即可参加个人选拔赛在线答题。

已经取得《中国条码技术资格证书》或《中国条码技术资格(高级)证书》的学生可不必参加个人选拔赛,直接获得参加个人赛决赛的资格。

3)个人赛决赛阶段:2016311日至201655

在此期间,通过选拔赛的选手可参加个人赛决赛在线答题,按分数全国统一排名,决出个人赛名次。

4)团体选拔赛作品提交阶段:2016411日至512

组队参加团体赛的学校,于2016512日前向竞赛组委会提交作品。

5)个人赛成绩查询时间:2016518

6)团体选拔赛作品评审阶段:截至525

组委会专家组对收到的作品实时评审,于2016525日前完成合议打分,选出团体决赛入围作品。组委会秘书处向入围团队(入围团队每校不超过2队)发出邀请,确定团体决赛名单。

7)团体赛决赛及颁奖阶段: 201664日至6

团体决赛和颁奖典礼同期进行。按抽签顺序进行团体总决赛各单项赛事,专家组现场评议,决定获奖名次,并举行颁奖仪式。

4、表彰总结阶段

20166-20169

20166月上旬在竞赛官方网站公布个人赛和团体赛获奖名单,并陆续发布团体赛获奖论文名单,颁发竞赛获奖证书、条码证书、奖品或纪念品。

九、            奖项设置

1、参赛学生奖项

1)团体赛分为本科组和高职高专组。本科组设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高职高专组设金奖1名、银奖3名、铜奖5名,优胜奖11名颁发奖杯、奖牌、获奖证书及奖品或纪念品。其中团体选拔赛本科组前6名、高职高专组前9名进入团体总决赛。

2)根据团体总决赛现场表现情况,拟设置部分个人奖项,如:操作技能奖、答辩风采奖等,颁发获奖证书及纪念品。

3)个人赛设特等奖10(其中金奖1名、银奖3名、铜奖6),一等奖20名、二等奖45名、三等奖150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奖品或纪念品。

2、参赛高校奖项

1)对组织参赛并参加个人赛决赛人数最多的3所学校授予“2016年度高校条码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和牌匾。

2)对未能获得“高校条码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荣誉称号,但参加个人赛决赛人数超过500人的高校,授予“2016全国大学生条码自动识别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颁发获奖证书和牌匾。

3、辅导教师奖项

1)团体赛获奖团队的辅导教师授予“优秀辅导教师”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或纪念品。如获奖团队有多位教师辅导,荣誉称号只授予署名第一位的辅导教师。

2)组织学生参加个人赛决赛超过50名的辅导教师授予“优秀辅导教师”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或纪念品;组织学生参加个人赛决赛获奖最多的3位教师授予“最佳辅导教师”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或纪念品。

十、            潜在价值

在企业与高校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将学习与就业结合在一起,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获奖学生有机会推荐到条码系统成员企业实习或就业。

所有参加个人赛决赛、团体赛的学生均可进入“中国行业紧缺人才库”。

 

 

 

©2000-2021 北京网路畅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